秋季是丰收的季节,但在这个季节也最容易“收获”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过敏等问题。你知道吗?肠道是人体接触到最多细菌的器官,其淋巴组织也最发达,此处集结了人体70%~80%的免疫细胞。所以,提升身体对病毒的免疫力,对肠道健康的保护是重中之重。亚洲知名肠道专家、大便达人认为:“照顾好肠道,百病不来找。肠道不仅仅是人体的消化器官,更是第二大脑“腹脑”,被认为是人体最强大的免疫器官。”
人的胃肠道内栖居着数量庞大、种类繁多的微生物,这些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。肠道菌群按照其作用,大体可以分为三类,分别是:有益菌,中间菌和有害菌。像酪酸梭菌,凝结芽孢杆菌这类,属于有益菌,他们维系着人体的健康;肠球菌、大肠杆菌等属于中间菌,对人体就存在着潜在致病的危险;而葡萄球菌、难辨梭菌等,则属于有害菌,就会引发感染。
联合国粮农组织/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“活的微生物,摄入适量可促进宿主健康的活菌”。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、免疫功能尚不完善,抵抗力较弱,特别容易发生消化吸收及感染方面的疾病。在婴幼儿阶段,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健康很重要。益生茵能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,通过增加肠道内有益菌和粪便中微生物数量、增加短链脂肪酸、降低pH值、减少有害物质、刺激肠道蠕动、产细菌素等手段,改善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,防止有害病原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,从而达到有益健康的作用…’。据报道,给婴儿喂食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后,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多,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数量减少。
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腹泻
益生茵可以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,减少急性腹泻的发生率,生命早期添加益生菌能够降低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感染性疾病, 尤其是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。 原因可能为早期摄入益生菌不仅有助于乳糖的消化,而且可以平衡肠道菌群的构成,刺激肠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,增强巨噬细胞抑制肠道细菌及细菌产物移位的能力;阻碍病原体的潜在附着力、排除病原体来减少肠道感染;促进肠道免疫屏障成熟,紧致肠道上皮细胞,导致黏蛋白产生,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,并且下调食物抗原,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。
缓解婴幼儿过敏
益生菌可以促进体内特异性抗原免疫反应(特别是产生lgA), 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,控制抗原进入;还可以促进形成抵抗病原菌的免疫机制,减轻肠道的各种症状, 预防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。研究发现,孕25周以后饮用含有益生菌奶粉的孕妇,其新生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1 0%,其中湿疹发生率下降了5%,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;哮喘、食物过敏等疾病的发生率虽有下降,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证明益生茵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,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,尤其能显著降低湿疹的发病率。孙秀英等观察发现,经益生菌干预的选择性剖宫产婴儿发生过敏症的机率减少,发生过敏的时间较晚, 过敏程度较轻,治愈时间缩短,总体过敏症发生率为20%,与未经益生菌干预的选择性剖宫产婴儿(对照组,过敏症发病率为40%)相比,发病率显著降低。
市场上的益生菌绝大多数添加一种或2种益生菌组合,不同菌种益生菌如同“不同工种的工人”,各司其职共同维护肠道健康。如果一味只添加单一菌种过多,就有可能造成某种益生菌“过剩”,反而不利于肠道微生态的平衡。如凯蒂凡益生菌,添加6种菌株,均复合卫计委发布的《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》。0蛋白、0乳糖蛋白过敏、乳糖不耐受宝宝放心使用。